2)第四章 所谓义诊_中医扬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之后再次复发的,这样的情况治疗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。

  看到青年人扶着老太太走来,洪代珍身旁的青年人站起身接过牌号,从身上掏出一个小小的仪器,在牌号的反面一扫,仪器发出滴的一声轻响,才是点了点头,让老太太坐在了桌子对面的椅子上。

  洪代珍从随身携带的诊疗箱中拿出一个木制的脉枕,轻轻的放在桌上,然后示意老太太将手腕放在脉枕上,伸出三个手指,轻轻的搭载老太太的手腕上,眼睛微迷颇有一番神医风采。

  所谓脉枕就是中医号脉时病人手腕下所垫之物,这脉枕是从隋代开始有的。

  古代的郎中和大夫大大多都是坐堂的,来了患者都是在木质的桌子上诊脉,因为桌面较硬,病人伸出胳膊有时很不舒服,因此就给手腕下垫些东西,这垫的东西就是脉枕。

  有了脉枕,不仅能让患者姿势舒服,而且医者在把脉时部位清晰具体,寸,关,尺显露清楚很是方便,这才流行开了,甚至慢慢的有了讲究,甚至不同材质的脉枕还有一些特殊的效果。

  比如瓷器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姓,玉还有养心安神的作用,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等等,有的甚至会用一些中草药制作成脉袋,作用更是五花八门,王志倒是看出洪代珍这个脉枕倒也不简单,是红木所制,也算是不错的东西了。

  洪代珍诊了大约三分钟左右,才是松开了手,然后翻看了一下老人的眼皮,轻声说道:“老年姓白内障,而且已经做过一次手术了吧。”

  “正是,洪大夫果然医术高超,不知道能不能治好?”青年人听到洪代珍的话,脸露喜色,急切的问道。

  王志坐的虽然比较远,以他的耳力,自然能够清晰的听到两人的对话,听到洪代珍看出老人做过一次手术,这水准也算不错,他刚才虽然匆匆一憋,但是也看得出老人的手术虽然效果不是很好,但是手法却是一流,并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,没有点经验和眼力,绝对看不出来。

  “这个是病有些麻烦啊。”洪代珍皱着眉思索了一番道:“这样我开一副方子,回去让老人家吃上一个月,虽然不能完全治愈,但是也能好转不少。”

  说完,洪代珍提笔写了一张方子,交给了青年人,然后不经意的看了边上刚才招呼两人的青年一眼。

  青年心领神会,站起身来将两人请到了一边,让第二位患者过来。

  这青年还想多问几句,不过人家洪大夫是义诊,能够给他开方子已经是不容易了,这要是再叨扰可是有些说不过去,自顾扶着老人走了,却是浑然忘了自己花钱卖号却是花了八千多块。

  “这位大哥,可以让我看看药方吗?”王志看着青年扶着老太太从面前走过,准备出去,站起身来不好意思的问道。

  “这个”青年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