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57章 医圣的血脉 第六更,鲜花加更!_透视小仙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,似乎头上有一双眼睛,正在注视着他。

  张小伟背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,尽管外面还是夏日艳阳天,但是此刻他的冷汗已经开始缓缓了流了出来,他吞了吞口水,接着向下看去。

  “看到这句话的时候,你一定很震惊吧?余,张机,汉人,一生行医,匡扶正义,自认天下医术无双,奈何人命终究斗不过天,该是离开的时候了……只有张氏血脉的后人,同时获得透视眼的传承,才能开启余所传医术与防身之术,医术珍贵,防身必备,汝获得后,定要好好珍惜,将之传承下去……”

  寥寥几句话,已经让张小伟彻底陷入了呆滞状态。

  竟然是张机!

  哪个学医的没有听说过他的大名?

  张机,字仲景……

  后面的那个“汉人”,说的不是他的民族是汉,而是说的他的国籍,东汉!

  医圣,张仲景!

  看这几句话,难道意思是,自己和张仲景还有一些血脉渊源不成?

  张小伟从来都没有想过,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医,家里祖传下来的那些破破烂烂的无名古籍,莫不成是当初张仲景的随身笔录?

  他连忙擦了擦石桌,却见上面出现的字迹已经开始渐渐散去,片刻后,竟然完全消失不见,就剩一张光秃秃的石桌了,若不是这两本竹简还散发着绿光,他甚至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。

  而就在石桌上字迹消失的时候,石桌上的两本竹简也化作两道绿光,在张小伟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,已经直射到了他的双眼之内。

  双眼顿时一片冰凉,大量的文字顺着眼睛涌进了张小伟的脑海,顿时张小伟就觉得自己脑袋肿胀了起来,好半天后,他才消化掉这些内容,惊骇的站在原地,缓缓睁开了双眼。

  这两卷竹简,简单来说,是张仲景一生本领,一卷医书,一卷武书!

 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时候,那个时候,诸侯割据,天下大乱,张仲景游历天下,自然需要练一些防身之术,所以他才说“防身必备”,而他所著的《伤寒杂病论》确立了对伤寒病的“六经分类”的辨证施治原则,奠定了理、法、方、药的理论基础,是现在上中医学院开设的主要基础课,对于中医来说,意义非凡,张仲景凝聚毕生心血所著,自然称得上“医术珍贵”了。

  张小伟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竟然能传承到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!

  据传,在历史上,这本书原著已经消失不见了,现在所学的,都是后人经过长年累月的整理,才得到的医书,哪儿能像张小伟这样直接得到原本?

  伤寒杂病论啊……

  张小伟两眼都在泛着光芒,这可是所有学医之人心中最无可替代的神书!

  南北朝的名医陶弘景都说过:“惟张仲景一部,最为众方之祖。”可见这本医书的崇高地位!

  至于另外一本防身之术,相比之下,则是平庸了不少,不过能被张仲景当做防身术记录下来的,想必也不是凡物!

  张小伟闭目想了想,那本防身术的竹简中,还记录了配合使用的武器,竟然是他的银针!

  只不过由于张仲景在此地附近遇到了一条成精的蛇妖,将他贴身使用的九阳针全都撒了出去,一支都没有剩下。

  按照那竹简中记载的,张小伟所拥有的透视之眼,就是配合着《伤寒杂病论》,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,本来修炼透视之眼的那本古书也在附近,过去了近两千年,时过境迁,地壳变化,那本古书竟然出现在了小牛湖附近,正巧张小伟还有着张仲景的血脉,这才能够将之认主,获得了神奇的透视之眼。

  张仲景还是自己的祖先!

  这叫张小伟一阵唏嘘,也不知道这位医圣老祖葬在了何处,他只能对着石桌跪下,深深叩拜了三次之后,站起身,走出了洞穴。

  在他刚刚回到地面的时候,脚下就传来阵阵轰鸣,显然洞穴之内已经坍塌,将那些痕迹彻底堵死了。《透视小仙医》仅代表作者执剑笑浮生的观点,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,请作删除处理,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。

  ,谢谢大家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