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4章 学习_大唐:躺平的我,被李二偷听心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回去。

  李二也知道李承乾说的自觉学习,肯定又是大半年都不肯摸一次笔墨纸砚的那种。

  等他遇到不懂的去请教,怕是没人逼的话,他能一辈子不去请教。

  那他为李承乾准备的那么多有才学的先生,还有什么用处?

  他的心意岂不是白费了?

  “话不是这么说的。人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学无止境。不管你是成人了,还是到了而立,甚至是到了年迈之时,也都需要学习的。”

  李二顺着李承乾的话,开始劝诫。

  “学习一时,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,是没有用的。总要有名师指点,才能够更有进益。那些大儒都是满腹才华,你跟着他们学,才能学到更多更好。”

  “自己一个人学习,怕会学歪了,移了性情。之前那两位先生还夸了你,说你十分有天赋,不想耽误了你,已经改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了。你跟着他们学,定然就不一样了。”

  这也是真事。

  因为之前一起出宫,陆德明和孔颖达都是亲眼看到李承乾的表现的。

  他们觉得李承乾的确没有因为不去找他们学习就荒废了。

  而且他们还发现了李承乾绝佳的作诗天赋。

  他们也不想耽误了李承乾,又觉得李承乾不想学习,火族是他们当时的教导方式,不那么适合李承乾这个“天纵之才”。

  他们已经反思过了,也更改了自己对太子的看法,更是重新制定了教学的方法。

  他们承认李承乾的确是有天赋。

  但再是天纵之才,也需要不断的学习,丰富自身。

  不然的话,那通身的天赋才华,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。

  他们觉得李春秋还是需要继续学习的。

  更何况,李承乾以后可不是做一个诗人就可以了的。

  她有诗才也没用,还是需要多学一些治国之道。

  毕竟,李承乾是太子,李二现在也没有什么废太子的心思。

  那么李承乾就必须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。

  以后才能够担负起天下的重任。

  “儿臣最近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,怕是无暇跟先生们念书。”

  李承乾也不去辩解什么用不用读书的事情了,直接说自己没时间。

  反正他没钱,所以要赚钱。

  这一点还是因为李二导致的。

  李承乾自觉理直气壮。

  “这倒是不妨事。那些琐事,你大可以交给下面人去做。我再给你添几个东宫属官。各个国公的后辈中,也有出色能干的,也可以帮你做些事情。你大可以将事情交给他们去办。”

  “学习还是耽误不得的。”

  李二本来就打算给李承乾再多添一些帮手。

  他没有什么忌惮李承乾这个太子的意思,反而是好不忌讳的将一些重臣之子指给李承乾做帮手。

  他不介意李承乾培养自己的心腹。

  只是他觉得,李承乾那么懒的性子,怕是也懒得去拉拢人心,只要那些人办事妥当,他应该也不会去计较其他。

  之前他对李承乾做太子还是存有疑虑的。

  但是在见识到了李承乾展现出来的,越来越多的才华和能力之后,他就将之前废太子的心思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
  所以他便更加着意要培养李承乾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