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1章:事变高平陵,遗恨洛阳宫(上)_竹林颂:嵇康传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?”

  “‘智囊’桓范。以他的智谋和在曹爽面前的威信,想必还有回旋之机。若他也无计可施,那曹爽的天命也就尽了。”

  “好,我与他多年同僚,还有些交情。我这就去找他!”

  “不可。事变之际,人心难测。你亲自前去,桓范若倾向曹爽便罢,若他已经投靠了司马懿,岂不是自投罗网?就算他答应相助曹爽,也有成败之分,切不可枉送了性命。”

  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

  “你需派一位亲信,暗中到他家中见机游说。事后全身而退,无迹可寻。”

  “好,我毌丘俭手下不缺的就是忠心死士。”毌丘俭道。

  却说这桓范乃沛国人,建安末年入丞相幕府。正始年间被曹爽封为大司农,经常为其谋划政事,遂有“智囊”之称。曹爽虽对他礼遇有加,但对他的劝告之言却屡屡不听。

  嵇康与毌丘俭发现司马门之变时尚在清晨,而待毌丘俭安排了亲信,来到桓范府上时,局面早已翻云覆雨,改天换地。司马懿步步先机,不仅占据军事主动,封锁了洛阳城门,还入宫威逼郭太后,迫其下诏废除曹爽兄弟职务,令桓范接管曹爽之弟曹義中领军之职,掌管禁军。桓范骑虎难下正要领命,毌丘俭手下亲信恰好到达府上,见他犹豫不决便以忠臣之道晓以大义,力劝他出城相助曹爽。桓范顾念曹氏旧恩,最终站在了曹爽一边。他来到平昌门外,谎称得了诏命要出城。守城之将是他曾经推举之人,就信了他的话,将他放行。

  待桓范来到高平陵时,曹爽已接到郭太后的“诏书”,慌得六神无主。桓范面见曹爽,劝他带曹芳去陪都许昌,以天子号令昭告天下,聚集忠于曹氏的兵马共伐司马懿,而自己会以大司农的身份为他们调运粮草。然而曹爽此时已如丧家之犬,全无了主意。

  “司马懿何等厉害,太祖武皇帝都忌惮三分,我岂是他的对手?”曹爽没了往日的飞扬跋扈,一脸哭丧。

  “你有天子在旁,奉天子以令不臣,谁敢不听?难道放着眼前的大势不就,却到司马懿面前引颈就戮不成?”

  “太傅已派人来说,只要我交出兵权,仍能保我兄弟一世荣华。”

  “一旦交出兵权,将以何防身?若司马懿反悔,我等岂非死无葬身之地?”

  “太傅德高望重,想必不会食言……”

  桓范见他如此昏聩,痛心疾首:“你父亲曹真一向足智多谋,谁知竟生了你们兄弟三人,一个个蠢得如猪!可怜我为你们所累,要被灭族了!”

  曹爽这边虽乱了阵脚,但司马懿那厢却丝毫不敢放松。他怕曹爽置死地而后生,挟天子以令诸侯,先后派人前去劝降,信誓旦旦地以洛水为誓,说只要曹爽肯交出兵权,仍会保留他的爵位。曹爽兄弟仍然犹豫不决。此时太尉蒋济又派人送来亲笔书信,向他们保证,只要交出兵权,司马懿一定会保留他们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。

  曹爽思量了一夜,最终决定放弃兵权,入城投降司马懿,只图能做个富家翁。身边众人见此莫不顿足捶胸,此一降,曹氏大势已去矣。

  两天后的正月初八,曹爽自解大将军印绶,入城投降司马懿。为了探查司马懿是否守信,曹爽以粮食不足为由,向司马懿讨要食物。司马懿果送食物,曹爽兄弟信以为真,赞道:“太傅果不负我等。”他们岂知,司马懿那边正争分夺秒地审讯曹爽党羽,要令他们死得透透的。严刑拷问之下,终于有人被屈打成招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