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百四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,丁志强:我也想研究虫洞啊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我审核以后,才可以进行实验。”

  王浩说完解释道,“这是为了安全,研究还是有很大风险的。”

  其他人也理解的点头。

  强S波的研究风险还是很大的,看赵老师亲自跑了一趟,就知道是有多担心。

  在实验过程中,他们制造出了强S波薄层,制造出了黑球,前者碰到任何物质都会发生反应,高热甚至会让泥土变的焦黑,后者就更加不稳定,和空气接触都会闪烁电光,实验还牵扯往黑球中注入能量,想想就知道风险有多大了。

  王浩做了最后的交代以后,也对于实验组进行了安排。

  黄振继续常驻研究基地,海伦、陈蒙檬可以轮替返回西海大学,丁志强则和他一起去天航基地。

  黄振倒是已经习惯了,碰到重大研究的时候,他总会代表理论组留下来工作。

  这也是王浩对他的信任和重视。

  丁志强和王浩一起去天航基地就是为了远航计划做准备了,他是远航计划的候补人员,也很有可能登舰前往木星。

  海伦和陈蒙檬就不怎么舒服了,她们是轮替返回西海大学,同一时间,总有一个人要留在基地里。

  她们对实验研究也很感兴趣,但没有王浩的参与,大部分都是常规实验,就很难有什么重大的发现。

  在没有实验新发现的情况下,理论部分就很难有进展。

  如果是返回西海大学,相对还舒服一些,研究基地的环境就不怎么样了。

  两人都羡慕丁志强。

  陈蒙檬叹道,“要是我们也能去天航基地就好了。”

  “去倒是能去,但研究也很重要,所以王老师让我们留下来。”

  海伦也跟着叹气。

  做最尖端的研究当然很好,但相比来说,还是代表人类正式走出地球的远航计划,看起来更加吸引人。

  可惜,她们是不可能参与远航计划的。

  一则,她们不是实验人员,常规做的都是理论工作。

  二则,她们对天航飞船各项技术研发参与度很低,只是了解一些理论的东西,针对实验、设备就不了解了。

  丁志强的参与度相对高很多,还有带队提供技术支持、研发尖端科技设备的履历,自然就成为参与计划的后备人选。

  此时,远航计划到了最后阶段,基地的忙成一团。

  天航飞船周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,好多设备、部件堆积在一起,也少不了大量车辆、人员的身影。

  在计划准备最后一阶段,天航飞船内部每一个设备都要进行测试,有些设备的测试相对比较简单,有些就比较复杂了。

  比如,动力系统的中子通道和激发推进装置的分模块测试。

  在远航计划中,天航飞船要持续航行一个月以上,甚至可能是两个月、三个月,如此长时间的工作,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就是动力系统的中子通道和主控激发推进装置。

  中子通道,就是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