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零三章 抗议、不满?科技重大差距!第七次测试:引力护盾测试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空了。”

  “看来,光压发动机的测试是逐步提升高度,慢慢一步步的进入太空,下一次可能会更高。”

  “太空定义上是100公里,这样的测试再来几次就应该能进入太空了吧?也算是完成了太空测试。”

  “短时间应该不可能,百公里外的空气非常稀薄,甚至可以忽略不计,环境会变得完全不同。”

  国际对此非常。

  光压发动机能够飞到百公里外的太空,那么飞到几百公里外的太空,甚至上千公里,上万公里都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光压发动机的能源是自给自足的,只要进入太空后一切运转正常,有能源持续不断的供给,理论上飞出地球到太阳系内航行都没有问题。

  光压发动机测试中所展现出的技术,以及在太空环境下的统治力,已经完全超出了常规理解。

  阿迈瑞肯方面自然对此非常的。

  高端决策层还希望进行太空竞争,就必须增加对于光压发动机的了解,他们已经把光压发动机或者说未来的空天母舰,看做是太空竞争中最大的对手。

  不过到现在为止,他们的竞争情况非常不乐观。

  一号决策人为此苦恼不已。

  每当想到光压发动机的时候,一号决策人都感觉非常的头疼,他手里有很多的数据资料,资料内容表明光压发动机蕴含远远不只是湮灭粒子技术。

  比如,发动机必然有非常高端的发电技术。

  发动机内必然有强湮灭力场,而且可能不止一座强湮灭力场,湮灭粒子技术运行也必然使用大量电能,电能是怎么来的呢?

  不管是核电、蒸汽发电,又或者是其他发电技术,想要让如此庞然大物持续运转,都必定会有很大一部分空间用来作为发电设施。

  那么,外观上就能看得出来。

  问题就在于,光压发动机的外表,完全看不出哪一部分是用来发电的,其中运用了什么高端的技术,他们甚至连分析都分析不出来。

  这已经是超出理解的问题了。

  在太空层面上,要拥有和对手竞争的能力,科技水平必须要跟上进度。

  可是,阿迈瑞肯就连最基础的强湮灭力场技术都没有完全掌握,使用的依旧是对方淘汰的技术和设备,未来如何实现太空领域的竞争呢?

  实际上,阿迈瑞肯也强行研究过湮灭粒子技术,做法就是制造承载能量极限的强湮灭力场,然后在内部释放粒子光束。

  实验结果就是……爆炸。

  在连续三次爆炸以后,临时组建的秘密实验团队被直接解散了。

  经历几次失败的教训以后,他们还是得出一些结论的,比如,像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负责人科罗特-詹姆斯的说法,“高压混合材料支持制造的强湮灭力场,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差了,只要中途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发生爆炸。”…

  “想进行研究,必须拥有金属超导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。”

  问题还在于强湮灭力场技术。

  一号决策人,再包括能源部,甚至是军方,都不会把问题怪在科罗特-詹姆斯身上。

  科罗特-詹姆斯是公认的顶尖人才。

  高层人士都认为,之所以无法研究出金属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,关键还在于超导材料的研究问题。

  格鲁姆湖项目组并不擅长超导材料的研究。

  这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各种超导材料相关的机构负责的。

  另外,科罗特-詹姆斯的工作也非常突出,他们提供了S波相关的一系列数据。

  那些数据比国际湮灭组织的实验结果要丰富太多了,只要看一遍S波相关的数据,就感觉掌握引力场技术近在眼前。

  只可惜……

  雷达波、辐射波相关的研究机构水平太差,到现在,S波制造的研究都没有任何进展。

  格鲁姆湖项目组还有其他的成果,包括不限于把湮灭力场强度提高到7.5倍率、精细测定了高倍率湮灭力场能量湮灭速度。

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,科罗特-詹姆斯不像是之前的负责人,不会大手笔的索要高额经费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