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)第二百三十八章 看到没有?这才叫专业!论文正式发表,国际热议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能公开的,但理论是可以公开的。

  即便只是理论,也要斟酌的行发表,他们的研究中,包含直接计算元素组合的超导临界温度内容。

  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最重要的。

  他们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,确定只是计算双元素组合,也需要专业的数学团队很长时间才能完成。

  如果扩大到三元素组合,计算就会变得极为复杂,一个顶尖的数学团队花费几个月,甚至一年以上时间,都不一定能够完成,即便是完成,错误率也很高。

  那需要很大的工作量。

  所以理论的公开还是得到上级支持的,类似的研究也需要大量数学家,物理学家以及实验组参与,才能够慢慢的完善超导“双元素“组合体系。

  只有完善了双元素的组合体系,才能够进展到三元素进行系统的研究,而不是直接去计算三元素组合。

  这就需要很长时间以及很多人一起参与了,肯定是个系统性的大工程。

  王浩已经知道了一种最符合半拓扑体系的三元素组合,等于已经有了巨大的优势,可以直接进入超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。

  其他同领域的机构,即便是依靠他们公开的成果进行研究,耗费大量人力、资金的情况下,最低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,才有可能能够追赶到这一步。

  这还是运气好的情况下,如果运气不好的话,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,也许十年、二十年都不一定追的上。

  实际上,科技优势就是一个时间差问题。

  当一项技术涉及到民用领域,就不可能完全保密,比如国外的高端材料,只要是涉及到民用领域,就肯定会公开的售卖,国内一些机构得到材料,就可以通过逆向工程,研究材料的组成元素,再研究如何制造出来。

  未来的超导材料也会是这样,只要牵扯到大规模的应用,就肯定会有机构进行逆向工程,即便速度再慢,花费几年、十几年时间也足够“逆向,出来了。

  所谓的科技优势并不是完全的保密,而是比其他机构先进几年、十几年,那么就一直有足够的优势。

  其他机构得到了更高端的产品,用几年时间慢慢追赶上来,而处在技术前沿的机构,又研发出了更高端的产品。

  王浩完成了主论文的投稿,也变得有些期待了。

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他又连续进行了投稿,都是投给《数学新进展

  》,总计有三篇论文,论文主要作者分别是罗大勇、比尔卡尔以及林伯涵。

  三篇论文分别是《复几何拆分还原的构架逻辑》、《描述高维结点图形的反复合方法》以及《拓扑到半拓扑定义趋向》。

  其中的每一篇论文,王浩都是合作作者,他同时也是主论文的一作。

  ……

  最新研究成果的发表是《科学》杂志的快进开始。

  《科学》杂志和《自然》杂志很相似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mi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